本世纪初,中国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是在文化界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五四”运动以后,许多画界学子纷纷负笈留洋,向西方学习。徐悲鸿就是在这个时期奔赴欧洲,引进了西方古典写徐悲鸿(1895—1953)是江苏宜兴人,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悲鸿少年时代,随父学画,20岁时,在上海卖画。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翌年赴巴黎留学,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他非常喜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的古典绘画,废寝忘食的悉心临摹。1927年回国后。先后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系主任,抗战后任北平艺专校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直至病逝。
徐悲鸿吸收西画中重视人体解剖、造型精确的特点,用于对中国画人物形象的刻画。他在欧洲8年时间里,对西方绘画中的古典主文,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流派艺术的精髓及要义有深入的理解,并使之与中国画有机地融合起来。他把中西绘画比喻为不同的剧种或不同的乐器,认为各有特点,应该各显其能,各尽其美。重要的是,要使形式与内容相统一。要善于识别精华与糟粕,吸收外来艺术中的有益营养。
徐悲鸿借鉴西方绘画成功的原因,还在于他对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具有深厚的基础。他推崇唐代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五代两宋的黄筌、范宽以及明清的徐渭、陈老莲、石涛、八大山人等,他对任伯年也相当膺服。他继承古代画论中“外师造化”的传统,主张艺术家要“追求真理,探究人生”。他在《画苑序》中总结了“新七法”,即:一,位置得宜;二,比例准确;三,黑白分明;四,动作和姿势天然;五,轻重和谐;六,性格毕现;七,传神阿堵。从中可见他对中西绘画所作的研究以及将中西绘画标准相结合所作的探索,这既是他自己艺术实践的总结,也是他对现实主义美术理论研究的成果。
徐悲鸿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他画的国画《愚公移山》、油画《田横五百士》、《奚我后》、《九方皋》等都是以历史或神话故事影射现实的主题性创作。这些作品构思严谨,场面恢宏,人物众多,刻画深入,都比较充分地表现了主题。徐悲鸿的动物,花鸟画作品也往往具有一定积极的含义,甚至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如《风雨鸡鸣》、《骏马图》等。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关注现实、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观和忧国忧民的情操。徐悲鸿对马的外形和习性有过深入的研究,他画过千余幅马的速写。所以他能利用西方画法和中国画笔墨表现写实的马,在他的笔下,创作出了具有鲜明艺术个性的马的形象。
徐悲鸿为培养美术的新生力量付出了巨大心血,对中国新兴的美术教育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实主义,他融合中西绘画,关注现实生活,并成为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先驱。
版權所有:中國徐悲鴻畫院 專用郵箱:qwa988@126.com 法人證照
总访问量:16952590 |